Search


機器人專題之二:
透過學習,機器人將可以學會人類的行為,那麼大量而重複性,甚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機器人專題之二:
透過學習,機器人將可以學會人類的行為,那麼大量而重複性,甚至具備危險性的工作就可以透過機器人來完成,這對台灣產業的轉型會有怎樣的幫助?

握著機器人的手,教他學寫字,教過一遍之後,他就能按著學習過的筆順速度重新再寫一遍。

台灣大學智慧機器人中心主任羅仁權教授:「在教的過程之中,任何一點都可以記錄下來,跑的路徑也可以記錄下來。」

工研院巨資中心主任余孝先博士:「機器學習的意思是說,希望機器能夠自動學會像人一樣的判斷,像人一樣的行為,這我們叫機器學習。」

當機器學會像人一樣的行為,運用在重複性高的工作上,就會產生效益。

民視記者林筠騏:「像現在所看到的,由機器手臂所操作的很規律制式化的工作,以往在整條生產線上會需要很多的人力來操作,但是現在機器手臂加上智慧的辨識功能,機器人將可以取代很多人力。」

數控公司總經理郭倫毓:「在拋光的位置是要加力感測器的,我們拋多少力都是可以控制的,這樣更勝過人工,人工的力是比較不均勻的。」

台灣大學智慧機器人中心主任羅仁權教授:「他可以看到三度空間的東西,比如說我們十個人負責一個生產線,未來可能是5隻這種機器人,5個是人。」

台灣智慧型機器人產值,2005年為新台幣200億元,2013年底達526億元,年複合成長率為12.9%,但未來帶動的商機將不只如此。

台灣大學智慧機器人中心主任羅仁權教授:「食品產業需不需要自動化,飲料市場是不是需要,農業自動化、商業自動化、建築工地自動化,產業關聯性非常大,由機器人進來產業是很對的。」

根據工業局統計,台灣從事工業型機器人生產相關業者超過94家,服務型機器人業者目前有24家,另有超過500家以上的業者與機器人產業具有關聯性。

哈佛大學商學院史兆威教授:「我會鼓勵台灣產業領導人,想法更全球化,才能有更多想法,很多地方是台灣沒有聚焦的,必須往外看。」

機器人時代來臨,台灣產業再度面臨新的轉型關鍵期。(民視新聞 綜合報導)

http://news.ftv.com.tw/NewsContent.aspx…


Tags:

About author
國際間發生的財經大事和你有什麼關係?如何掌握最新重要訊息?產業的變動迅速,又該如何在初升段佈局?在產業的變動中,投資的思維該如何轉換?選股的邏輯又是如何?投資理財更要理生活,如何實現美好人生?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~~
從編輯財經書到雜誌、再到電視專題及節目,我從一個連股票是什麼都不懂的理財白癡,一路了解基本面、產業動態到國際趨勢,可以陪你一起從台灣看世界,從世界關心台灣,發現投資新機會
View all posts